7月7日至9日,武汉大学第二届珞珈史学博士论坛举行。来自美国、日本、新加坡、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及大陆地区的24所著名高校、研究机构的50名博士生共议“新史料与新史学”。
本届论坛收到论文106篇,经过专家严格评审,精选出50篇公开发表,王琢玺《汉晋当阳帝王考》等5篇论文获得优秀奖。论文均紧扣论坛主旨,充分利用甲骨金文、简牍帛书、器物图像、石刻造像、档案日记、影像图录、域外文献等新史料,自觉鉴取分子人类学、科技史、艺术史、金融学、环境学等其他学科的方法和成果,拓宽了史学研究的范围,展现出年轻一代史学工作者的学术活力。
论坛分先秦秦汉史(含考古、简帛)、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史、明清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五个小组展开讨论。并邀请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艺术史系来国龙教授、日本大阪大学文学部田野村忠温教授,分别做了题为《出土文本与中国早期的帝国与宗教》《意译地名“牛津”“剑桥”的发生与消长》的演讲。
据悉,此次参会的部分论文,将收入历史学院主办的研究生集刊《珞珈史苑》出版。
(通讯员:雷海龙 编辑:付晓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