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史》第三卷日前首发。该书是中国新诗史研究界著名学者陆耀东教授的众弟子秉承先生遗志,义务修撰、出版的。
据悉,陆耀东生前为文学院教授,被称为中国新诗研究方面“用力最勤,收藏最丰富,因而也是最具资格撰写新诗史的专家”。陆耀东治学严谨,单在资料方面,他和同样研究中国文学的妻女一道花费几十年心力,收集诗集多达800多部,其中不乏孤本。
2010年,陆耀东逝世时,他的《中国新诗史》前两卷已经问世,被业界评价为中国新诗研究“第一部朴实厚重的信史”。第三卷的资料大致齐备,部分章节的写作刚刚展开:有些章节显露雏形,有待修改、充实和订正;有些章节还只是一些遗稿。他并无前兆的离世,使《中国新诗史》这项耗时30余年,倾尽他毕生心血的学术研究骤然停顿。
陆耀东的学生宋剑华、王本朝、李文平、汪剑钊、陈卫、萧映、陈学祖、方长安、陈芝国和程光炜等人,义务承担起了修撰遗稿工作。他们根据导师留下的资料文献,重新撰写某些章节。
《中国新诗史•第三卷》共十章,30多万字,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三卷合计100余万字,体例上保持一致,采取以章总览、各节分叙的方式,叙述1930至1940年代中国新诗演变转型的基本脉络,尽可能详细完整地呈现各种思潮、流派和现象的兴衰过程,揭示其内在矛盾与发展规律。史实力求确切,叙述评价力求客观科学,尊重历史原貌,展示出作者对这些史实的见解。
中国人民大学程光炜教授说,第三卷的作者是国内多所大学的教授、副教授,有些担任文学院院长和学术带头人,都有繁重的教学、科研和行政方面的任务。但为了先生遗志,也为这部学术瑰宝能够完整问世,大家分头查勘资料,开始了长达数年的补写工作,最终补齐了三卷本《中国新诗史》。
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涂险峰教授认为,三卷本《中国新诗史》无论是从结构的宏大,史实的详尽,叙述评价的精湛,还是体例的严谨来看,在中国新诗研究方面都是史无前例的,填补了我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一项空白。
(通讯员:海冰、陆非 编辑:付晓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