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Cell子刊Molecular Therapy(IF=8.402)发表了武汉大学健康学院孙承操副教授、李得加教授和何启强教授课题组的原创性研究论文。该论文题为“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Expression and Prognosis for E2Fs in Human Breast Cancer”(E2Fs在人乳腺癌中的表达与预后的综合性分析),孙承操副教授为第一作者,孙承操副教授、李得加教授和何启强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E2Fs转录因子是一组编码一系列转录因子的基因,广泛被认为参与了多种癌症类型的进展及恶化。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据表明E2Fs与乳腺癌的发生有关。然而,8种E2Fs的不同表达模式和预后价值还有待分析。该文章从Oncomine、GEPIA、Kaplan-Meier plotter和cBioPortal数据库中研究了E2Fs在乳腺癌患者中的转录和生存数据。发现E2F1-3和5-8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乳腺组织,而E2F4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低于正常乳腺组织,这与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一致。E2F2、5、7、8的表达水平与肿瘤晚期密切相关。Kaplan-Meier plotter生存分析显示,在所有乳腺癌患者中,E2F1-3、5、7、8的高转录水平与低复发生存率相关。相反,高表达水平E2F4和E2F6预示患者复发生存率更高。本研究提示E2F1-3、5、7、8是乳腺癌患者精准治疗的潜在靶点,E2F4、6是乳腺癌预后新的生物标志物。

该文章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802285)、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BX201700178)、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7M620340)、湖北省卫计委医学科研基金(WJ2019Q039)、中央高校专项基础研究基金(2015305020202,2042018kf0025)、武汉大学人才启动基金、武汉大学健康学院自主科研基金、武汉市卫计委医学科研基金(WG18Q01)以及职业危害识别与控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OHIC2017Y02)的支持。
全文链接:https://www.cell.com/molecular-therapy-family/molecular-therapy/fulltext/S1525-0016(19)30154-6。
此外,3月29日Cell 子刊Molecular Therapy-Oncolytics (IF=5.71)发表了孙承操副教授、李得加教授课题组的题为 “Expression and Prognosis Analyses of 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Family in Human Leukemia”的研究型论文。孙承操副教授为文章第一作者,孙承操副教授和李得加教授为为共同通讯作者。全文链接:https://www.cell.com/molecular-therapy-family/oncolytics/fulltext/S2372-7705(18)30043-3 。
(文章来源:武汉大学健康学院)